关于教育的思考
最近教育内卷闹得沸沸扬扬,作为两个孩⼦的爸爸,想阐述⼀下对当前教育的观点和感想。
- 教育机构是被错杀了吗?我的观点是没有。 回想我们80后,没有那么多辅导班,幼⼉园⻔⼝也没有各种发兴趣班的⼩⼴告。『你孩⼦上xxx兴趣班吗?』 ⼀个3-6岁的孩⼦哪知道上啥班,⾃⼰需要学习什么,⼤部分都是家⻓觉得孩⼦学某某能培养什么能⼒,从⽽ 替孩⼦选择了各种的兴趣班。每个家⻓都希望⾃⼰的孩⼦从⼩就⽐别⼈学得多、会的多。我也是众多家⻓中 的⼀位,幼⼉园最后⼀年孩⼦上围棋班,乒乓球班,⼆年级上围棋班、书法班、奥数班。直到⼆年级寒假, 孩⼦给我说:『爸爸,我不想学围棋了,⾏吗?』『爸爸,我不想学奥数了,太难了』。当时我和我⽼婆都 劝孩⼦,你不能因为难就放弃啊,那围棋学到1段、奥数跟完这个学期吧。后来,他⼜开始按时上课去了,我 们也没想那么多。这半年来,我⼀直反思作为⽗⺟,我们应该如何搞好教育。最近,我从围棋家⻓群⾥看到 ⼀个孩⼦的家⻓很⽣⽓的质问围棋⽼师,说这么⻓时间了,孩⼦的围棋⼀直没有⼀点进步,你们这教育不⾏ 等等。当时,我给⽼婆发了⼀条微信,我感觉⾃⼰对孩⼦的教育有了⼀些新的认识。此刻要问⾃⼰内⼼『什 么是⾃⼰真正的兴趣?』兴趣应该是培养出来的,不是强⾏教育出来的。如果家⻓⾃⼰不努⼒让孩⼦内⼼真 正爱上这个兴趣,⽽拿钱把这个希望交给别⼈,这还算是对孩⼦的爱吗? 有良知的教育机构还⽐较重视培养孩⼦的教育,⽽⼤部分都是为了能招到更多的学⽣,只注重成绩,⾃⼰有 压⼒的同时⼜⽆形中给孩⼦很⼤的压⼒。如果不狠⼼整治,家⻓和教育机构下,教育出来的孩⼦只是个学习 的⼯具,内⼼也丢失了孩童时的天真。孩⼦的思想上限也会⼤⼤降低,⼜怎能做到君⼦不器?
- 不上辅导班孩⼦成绩会落下吗?我的观点是未必。 从幼⼉园到初中,孩⼦最重要的就是能健康快乐的成⻓,这肯定是每个家⻓的共识。⽐如,孩⼦⼀旦⽣病 了,很多家⻓都会说⼀句话:『身体最重要』。没错,身体才是⾰命的本钱,不仅是这⼀刻重要,⽽是时刻 最重要。我认为⼩学阶段,孩⼦最家⻓最应该关注孩⼦的两点。第⼀:学会保护⾃⼰,也就是学会⽣活的基 本基本常识。⽣活中孩⼦应该承担部分家庭劳动,还能增进孩⼦对家庭的理解。第⼆:学会学习的⽅法,知 道对于⼀⻔课程如何从零到⼀,把不会的问题主动寻求帮助弄明⽩,也就是⾃⼰学会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 ⽅法论。
- 社会的责任是什么?我的观点是保证公平。 企业竞争⽇益增⼤,所以对于『⼈才』的衡量标准也⽐较机械。⽐如:部分企业要求本科必须985毕业,甚⾄ 有要求更⾼的。这个标准可能会选出⼀些优秀的⻣⼲,也可能会选出⼀些社会的败类。我认为这样的要求才 是对企业最⼤的不负责任。选拔者应该花时间和精⼒去了解企业需要的⼈,以及应聘者的能⼒,⽽不是通过 这个标准机械的过滤。 ⽐企业更重要的是社会导向的影响。⽐如各类⼯作收⼊⽔平差距太⼤,⽽在这⾦钱⾄上的社会,⼜有多少⼈ 被迫放弃了情怀。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我的⽗辈这⼀代,他们有⼀个特殊的标签叫『农⺠⼯』,也正是农⺠⼯ 建设了新中国的⾼楼⼤厦、⾼速公路等基础建筑,然⽽他们年⽼体衰后买不起房⼦,⼜回到农村继续务农。 社会和企业应该要承担⼀部分责任来平衡各类职业的收⼊,职业不是为了⾯⼦,⽽是做⾃⼰喜欢的事情,这 样才能把⾃⼰的⼯作做到最好,带来更多的社会价值。任何⼀个职业都不是永恒不变的,当前有很多⼈认为 ⾼端⼈⼠都是坐在办公室⾥,喝着咖啡办公,我认为这只是暂时的,因为五⼗年前,很多做翻译、会计、银 ⾏职员当年也有类似的想法。 ⽬前令我费解还有⼀个标签叫——学区房。这个房⼦如果不是对⼝的这个⼩学就算是离得最近也没法上这个 ⼩学,这导致优质的⼩学对应的房价持续攀升,⽽孩⼦从⼩学开始就收到不公平的教育竞争。现在国家政策 也有这种趋向,就是要打破房⼦垄断优质⼩学/初中。
- 教育是⽼师的责任吗?我的观点–肯定是。 在整个教育环节中,专业技能素质教育中⽼师应该要承担很⼤的责任。何为⽼师?教书育⼈。听起来简单, ⼜有多少⽼师能够做到呢?教书的⽬的是什么——是为把知识传承下去;是为绽放孩⼦⼼中的花朵;是为社 会发展培养更多的栋梁。可现在呢?部分⽼师⼩学开始给家⻓布置作业;中学开始只教考试内容,忽略孩⼦ 个⼈兴趣能⼒;⼤学阶段只搞就业⽬标。这样的教育很容易造成了孩⼦很悲剧的⼈⽣——学习为了家⻓的⾯ ⼦和找份体⾯的⼯作,放弃了⾃⼰的爱好,终于考上不错的⼤学,毕业后⼜⾯临就业⻔槛的⾼学历博弈。我 认为⽼师应该改变教育思路:⼩学阶段加⼤培养孩⼦的安全常识、体育运动。初中阶段加⼤⿎励挖掘孩⼦兴 趣爱好,培养孩⼦的社会责任,不要灌输给孩⼦有只有考⾼中/好⼤学才能有出路的思维。 虽然上⾯提出了⼀些消极的观点,从近⼏年来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改变来看,都会慢慢趋于好的⽅向发展。加油 孩⼦们,加油家⻓/⽼师们,加油祖国!我相信未来的教育体制⼀定会为社会带来更⼤的贡献。